鲟鱼怎么养在家?
在家养中华鲟的时候,要选择光滑的池壁,要是粗糙的话就有可能把它给弄伤。要有良好的供水和排污措施,小鱼苗是很弱小的,养护的时候容易生病,因此要提前使用盐水或消毒剂消毒水池。
在喂养的时候,可以选择小鱼、线虫或小虾,它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另外最好是活动的水流
庭院鲟鱼养殖技术?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中华鲟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选择
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养殖前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
2.鱼苗放养
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鲟鱼苗放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放养。
3.水温管理
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在14-24℃左右,而21℃则是适宜中华鲟生长的水温温度。当水温过低的时候,中华鲟摄食量会减少,而且生长也会变得缓慢,严重时甚至会死亡,而温度过高,超过33℃的时候,也会对中华鲟造成一定的影响。
4.饲喂管理
在喂养中华鲟的时候,一般可以选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5.日常管理
养殖户们平时每天都需要巡视3次,特别是在夏天的夜晚要格外注意,如果中华鲟有浮头的现象,便需要立即检查水中溶氧量是否过低。要定期检查中华鲟的生长情况,体型不同的中华鲟应该要分塘饲养。
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
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
1、鱼苗培育
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用正方形的水泥池.直径3~5m,深1.5m,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水深0.6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进水***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及时清除死鱼,每7~10d放水洗池1次。
刚孵化的仔鱼在体形和行为上变化很大,处于体表及卵黄呼吸向鳃呼吸转移阶段,此时需供给充足的氧气。一般可在水泥池内放置气泡石,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气增氧,使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氨、氨在0.5mg/L以下。中华鲟在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到底栖生活,故应及时进行饲养和驯食。始喂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喂3次;在体长达4~9cm,体重达1~4g时.要完成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配合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用硬颗粒。
饲料应具以下特点:(1)颗粒大小适宜,前期直径为1.5mm,后期逐渐增大到3mm;(2)水中定形时间可达1~2h;(3)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高,具浓鱼腥味。其中粗蛋白含量在38%~45%、粗脂肪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元素适中。
2、鱼种培育
***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水质要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沉淀过滤后使用。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10℃或高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清除死鱼和污物。配合饲料成份为:鱼粉55%、花生粕20%、面筋15%、湿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配合饲料中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最大,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水质、鱼体大小、密度等灵活掌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