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植竹鸡收入咋样?
谢谢邀请:养殖竹鸡收入咋样?
竹鸡也叫竹鹧鸪、它是一种和鹧鸪十分相似的鸟类。也是这几年比较受欢迎的一个特种养殖项目。
首先竹鸡它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一只商品竹鸡能卖到六七十元、而种竹鸡更贵、差不多一只能卖到400一500元不等。其次就是竹鸡的羽毛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作宠物鸟进行出售。
另外竹鸡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所以很适合人工养殖。
虽然竹鸡和一般家禽相比、价格比较高、但竹鸡的营养价值也为它带来新的卖点。
目前养殖竹鸡还属于小众产品、市场潜力无法估量。据统计北上广深年消费竹鸡300万只。
所以养殖户应该抓准时机、占领市场、提高繁育量、为未来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日本对竹鸡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售价为6000日元/只。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以上海为例,上海有1600万人,每10人品尝一次,竹鸡产品就是160万只,加上每天几十万的流动人口,市场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北京、天津、广州、香港、澳门等市场更大。所以日本竹鸡销售市场是无限的,养殖前景更加广阔,产品无销路之忧。在今后的5~10年内为竹鸡的种源推广期,目前中国竹鸡市场正处于升温阶段,市场商机大。日本竹鸡种鸡每组(1公3母)560元,按投资56000元引种100组计算,300只母竹鸡年产蛋24000枚,孵化率80%,可孵化商品竹鸡19200只,从出壳到80日龄,平均体重达250克,日本竹鸡料肉为3:1,每只成本不足3元,商品竹鸡市场销售价每只20元以上,即使按市场最底价每只15元计算,也可收入288000元。减去引种成本56000元。饲料成本57600元,人工工资10000元,不可预见开支6000元,可获得利润158400元
竹鸡怎样养殖?
竹鸡怎么养殖?
竹鸡不是鸡,属于一种鸟类,是国内特有的一种观赏性鸟类,主要分布在南方,是三有保护动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在日本竹鸡养殖发展很快,年出口量达到200万只。那么,竹鸡又是如何养殖呢?
竹鸡的育雏
育雏很重要,对于竹鸡养殖来说,是获得较高成活率的关键一步。而在育雏的过程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确保温度控制在20℃左右。此外还需要注意这几点:
- 光照。为了增加雏鸡成活率需要全天24小时,进行均衡的光照。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
- 湿度。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也有控制好,1周龄的竹鸡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之后为50%~60%。
- 养殖密度。不同的日龄,密度有所不同。1~10日龄的,每平方80只;10日龄到4周龄的,每平方50只;4~13周龄的每平方25只。
竹鸡饲料
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帮助竹鸡健康成长。所使用的饲料构成包括玉米粉、小麦粉、豆粕、鱼粉、石粉等,其中玉米占比例为61.25%,其次是豆粕18.59%,小麦粉10.46%,石粉7.39%,食盐0.5%,蛋氨酸0.23%,磷酸钙1.09%。每天投喂35克的搭配饲料,每日投喂3次即可。喂食的时间安排是,早上8点左右,中午12点左右,下午17点左右。
竹鸡养殖注意
竹鸡长大之后,需要进行环境的调整。比如温度要控制在21℃左右,饲养的密度保持在每平方26~81只之间。此外,对于竹鸡的天敌,老鼠、猫以及狗等,要做好防范措施。
好了,以上关于竹鸡怎么养殖?这个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指出来。
竹鸡亦称"泥滑滑"、"竹鹧鸪"或“扁罐罐”。属鸡形目,雉科。该鸟羽色艳丽。为国内特有的观赏鸟类, 在南方为常见种类。雄鸟生性好斗,常被人们驯化为斗鸟,以供观赏。此鸟曾于1919年引入日本,很受欢迎。野生竹鸡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山地。
一、孵化育雏
竹鸡孵化出来之后,需要进行育雏,可以进行塑料大棚育雏,也可以建造专门的育雏室。育雏期间需要注意调节温度,维持在20℃左右,刚孵出的竹鸡,需要进行全天24小时均衡的光照,这样能增加雏鸟的成活率。
二、育成期
竹鸡需要每天更换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保证其室外自由活动、飞翔和觅食的时间。晚上竹鸡归巢,需要保持舍内空气清新,管理人员进出的时候不要吵闹,以免影响竹鸡休息,或者***竹鸡乱窜,发生应激反应,反应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死亡。
三、饲料搭配
饲养竹鸡的时候,其生长发育的时候对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比较大。日常喂养的时候需要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比例,让其摄取的营养成分比较均匀,从而能很好的促进竹鸡健康快速的生长。给竹鸡喂养新鲜的蛆虫或者其他昆虫,还可以提高竹鸡的产蛋量。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养竹鸡饲养?让我来说一说。
日本竹鸡是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 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 繁殖性能良好, 适于我国各地饲养。其肉厚, 骨细, 内脏小, 肉蛋白质含量高, 脂肪少,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是优质野味滋补品。竹鸡在饲养条件下, 年产蛋数平均80个, 高的可达120个。
一、育成期饲养管理1.饲养条件。
育成竹鸡如散放饲养, 要有禽舍和运动场, 使其既能安静吃食和休息, 又能飞翔活动。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
2.饲料及饲养方法。
饲料配方为:玉米粉42%, 小麦粉30%、豆粕17%、鱼粉5%、石粉4%、微量元素1.4%、食盐0.3%、添加剂0.3%。另外, 每100公斤饲料加多种维生素20克。饲喂量每天30~35克, 每日投料3次。
3.管理。
饮水要清新、充足。舍内空气新鲜。捉竹鸡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 用手电筒照明, 一只一只地抓。白天抓竹鸡会使全群飞窜, 应激严重, 甚至造成死亡。防疫程序为:1周龄用鸡新城疫Ⅲ系疫苗滴鼻, 10周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 产蛋前再注射1次鸡新城疫Ⅰ系疫苗。
二、种竹鸡饲养管理
种竹鸡饲养得好, 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以及育雏成活率均高。育成竹鸡28周龄时, 转入种鸡饲养期。此前, 应再次严格选择个体, 将符合体形标准者留下, 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1.饲养条件。
产蛋竹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 低于5℃或高于30℃, 产蛋率和受精率都要受到较大影响。产蛋最适温度为16~24℃, 光照能提高产蛋率。种竹鸡饲养室光照强度要达到3瓦/平方米, 把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高处, 间距要适当。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忽长忽短、忽高忽低, 否则影响产蛋率。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 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可以根据饲料和光照强度与时间调整种竹鸡开产与休产。种鸡利用年限为2~3年。
2.饲料。
种鸡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 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全面合理。其配方如下:玉米粉61.25%、豆粕18.59%、小麦粉10.46%、蛋氨酸0.23%、石粉7.38%、食盐0.5%、磷酸氢钙1.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预混剂0.5%。如饲喂鲜蛆可提高产蛋量。
3.饲养管理。
产蛋期不限制饲养, 每天喂3次, 喂量以饲料槽内不断料为原则。饲料要新鲜, 喂霉饲料会使产蛋量下降。竹鸡用的粉料、便于***食。饮水中要加入土霉素和B族维生素药物, 有利于消除应激。室内要求卫生, 空气新鲜。
三、孵化
***用人工孵化繁殖。可以用孵化器电孵, 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 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 保存期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 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 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消毒:将种蛋放在容器内, 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 (倒在高锰酸钾上) , 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孵化室室温冬季保持18~23℃, 夏季在23~30℃, 孵化器内温度37~38℃;相对湿度:入孵7天以内55%~60%, 7~10天50%~55%, 10~17天70%~75%。从入孵到15天必须每隔2小时翻1次蛋, 否则孵化率大大降低。16天到出壳可以不翻蛋。
孵化期间注意晾蛋, 晾至32~33℃便可。孵化中期每次晾蛋时间10~15分钟, 后期或天热每次晾蛋30分钟, 23~24天不再晾蛋。孵化期间照蛋2次, 头照在第5~6天, 二照在第16天。二照后把发育正常的蛋转入出雏器内, 继续孵化到出雏。出雏用的蛋盘要平放, 防止挤压, 否则会影响出雏。在出雏盘上要加盖网片, 以免出壳的雏鸡掉落。出雏箱的温度要比孵化箱的温度低0.5~1℃。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通风量, 适当增加水盘, 提高湿度, 以利出壳。
竹鸡孵化期为17~18天, 出雏后把绒毛已干的雏竹鸡捡出。放在盛雏箱内。盛雏箱底要垫上软干草或软纸, 以50~100只/箱为宜。对能啄壳但无力出壳的胚雏, 可进行人工助产, 助产要待雏的尿囊血管干枯后进行, 尽量少开出雏器, 以免影响出雏。孵化到20天不出雏的胚胎一律淘汰。
四、育雏
育雏的方法可***用塑料大棚育雏。育雏第一周龄温度比孵化器内温度降低10℃, 以后逐渐降温, 直到与自然温度相近时停止加温。育雏1周龄内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为50%~60%。在育雏过程中保证育雏温度稳定的前提***意通风透气, 增加棚内新鲜空气。雏竹鸡密度:1~10日龄8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50只/平方米;4~13周龄25只/平方米。光照强度:出壳20小时至1周龄, 实行全日光照, 强度为4瓦/平方米;商品鸡育雏时, 光照20小时/日, 2瓦/平方米。棚内育雏要防止猫、鼠等为害。
出雏后24小时要饮水, 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饮水。第二天开始饮0.5%葡萄糖水, 连续5天, 再用恩诺沙星 (按说明书配水) 饮水5天。出壳24小时要开食, 先喂些碎米拌煮熟的蛋黄、芝麻等, 可将饲料撒在厚纸板上让其寻食。投饲量第一周内日平均8克/只, 以后逐渐增加。从第二周龄后改为育成期全价饲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