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水(虾塘)养殖污染海洋的说法,到底海洋法有没有规定?
毫无疑问,养殖密度过大,只有大剂量的抗生素才能让虾不得病。
污染非常严重。
但是没办法,我们近海基本没有渔业***了。
大部分人身体越来越差,小孩越来越高,体质越来越差,都源自于此!!!
我曾经在几个海水工厂化养殖车间工作过,养殖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大菱鲆、牡蛎、扇贝等,除了贝类养殖车间,其他养殖场都有自己的尾水处理系统。
与鱼类、虾蟹类的养殖相比,贝类的养殖具有换水量大、投喂天然饵料、水质清洁等特点,产生的尾水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相比之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尾水就脏太多了。到了中后期,每个虾池每天都排4~5次污水,排出的污水是真的脏(肉眼可见的黄浊色),这些污水主要包含对虾产生的粪便、残余的饲料、耗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以及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车间,由于长期大量投喂饲料,养殖水已经由刚开始的翠绿色变成黄褐色,后期还会变成褐黑色。
如果这些尾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那肯定会对外海的水质产生影响。再者,现在的环境管控与监督也非常严,因此多数正规的养殖场都会将尾水先排放到集污池,再通过沉淀、消毒、用生物滤池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等到水质指标达标后,才能排放(偷排污水一旦被发现,后果确实很严重)。
对于淡水养殖,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但是对水质指标的标准划分的不够细。对于海水养殖,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标准化的养殖场一般是这样处理尾水的:
▲这是正在抽水的集污泵。由于排污渠和外面的污水处理池存在一定的高位差,因此要用水泵将污水抽上来,转移到集污池。
▲养殖场的污水处理池(集污池),所有的养殖尾水都先排到这里,经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到外海
▲这是1、2、3级沉淀池,初步处理的尾水经过层层沉淀,水质越来越好。
▲这是蓄水池,池水经过消毒之后用作养殖用水。从蓄水池到养殖池再到污水处理池,整个过程基本都做到了无公害。
另外,在水产养殖专业领域,国家也修订出版了专门的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淡)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国标-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对于海水养殖尾水,各项水质指标要满足以上要求才能排放。
我觉得这得分情况,现在环境污染的这么厉害,肯定限制和规定的多。养殖户们只要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尾水处理系统,到时相关部门会定期检查和抽检,就应该没有问题的。
海水养殖效益最好的项目?
而今,消费者对海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海水产养殖业发展愈发迅猛,因此,不少人也对投资海水养殖跃跃欲试。那么,海水养殖什么最赚钱。
海水养殖效益好的项目有很多如下:
贝类:贻贝、扇贝、牡蛎、泥蚶、毛蚶、缢蛏、文蛤、杂色蛤仔和鲍鱼等。
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和麒麟菜等。
蟹类:有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
鱼类: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真鲷、黑鲷、石斑鱼、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牙鲆、河豚鱼等。
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等。
如何确保海水养殖的健康发展?
确保海水养殖的健康发展需要***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养殖场合规合法,遵守环保法规。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和污染的风险。
此外,加强养殖品种的选择和改良,提高抗病能力和适应性。同时,加强养殖水域的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最后,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水养殖现状调查?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海水养殖利弊?
海水养殖的优点是:集中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利润空间很大。
但它也有非常大的缺点(弊端),即风险巨大,还无法避免,这个风险就是大风大浪。
海水养殖都需要用浮漂、网箱和网架等,在海域中形成相对封闭区域,以防止养殖物的逃逸。
大海中每年都会有很多次的大风大浪,它们的破坏力极强,风雨过后所有的养殖场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会让养殖户倾家荡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