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桂味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

xinfeng335 2025-04-15 15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无核荔枝种植管理技术?
  2. 荔枝的栽培很重要,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技术,究竟要怎样培育呢?
  3.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4. 荔枝树的种植方法?
  5. 荔枝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法如何?

无核荔枝种植管理技术?

第一,适当的密植

***用矮化密植,行距3.5 4.5m,每亩42株。种植穴长、宽、高各1m,分别装饼肥3.5kg、土肥40kg、绿肥30kg、石灰1kg,与表土混合均匀,分层填筑。种植时苗高60cm左右,干径1cm左右,有3-4个主枝,为一年生健壮苗,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第二,科学施肥

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桂味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土壤施肥未结果的幼树,应轻施有机腐熟肥和水,每趟新梢淋2-3次,保证每趟新梢生长迅速、整齐、健壮。一般每棵挂果树施30公斤有机腐熟肥,分两次施入。受精期在开花前后,果实采摘前后。此外,在开花前、果实发育期和秋梢抽雄期施用适量的腐熟速效花生麸肥。施肥量一般根据每个时期,树的强弱,树冠的大小来定。

2、叶面追肥,叶面喷施1%花生麸水,增加植株所需养分。

荔枝的栽培很重要,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技术,究竟要怎样培育呢?

11.用镊子将新鲜的荔枝核上的残余果肉夹除,防止果核种植过程中发霉。将种子用水冲刷干净。

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桂味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砂砾,这层砂砾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将买来的盆栽土倒入盆中,到盆边缘留出5厘米左右。将***按同心环按入土中,记住椭圆小头朝下。在***上再铺上一层小石子,记住石子不宜过大。

3.用喷壶浇水,均匀浇三次就行了。将盆置于桌子上,不要直接放到阳光下直晒。每天稍微喷点水就行,差不多10多天就出芽了。一个多月后,荔枝苗就长势茂盛。


荔枝属热带水果适合两广种值。现在也可以大棚种植,但成本很高。荔枝种植,先得选种植土壤,土得肥。第二步,选品种,荔枝有好多品种,贵妃荔,糯米糍等等。好的品种价格才卖得高,还得注意种植密度,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平时的施肥农药除虫是少不了的,最好是去大型的荔枝农场考研一场。重点:注意成本问题,必竟荔枝不是瓜藤,不是一年产的。前几年是没有收获的,只有付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规模化种值,种植的同时得提前考虑销售问题。

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桂味荔枝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荔枝素有“果中美玉”之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其树木生长高度大约有8-10米左右,一般在夏季挂果,荔枝的果实晶莹透剔,汁多肉甜,特别是冷藏过后的荔枝,那种感觉吃起来真是美味无穷,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水果。

荔枝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西南部地区,特别是广东和福建是荔枝的主产区。常吃荔枝可以开胃,补脑益身。荔枝的树木是上等的木材,常用来制作成文玩手串或者是用来制造船体,荔枝的树木是非常耐使用的。记得我爷爷家就有两把用荔枝树木做成的板凳,我爷爷说好像有十几二十年了,到现在还是完好无损的。

荔枝作为我国的特产水果,那么它究竟要怎么培育呢,可以参考一下几点。

1:荔枝苗的选择

要想荔枝培育的好,荔枝苗的选择是关键,在挑选荔枝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根粗叶茂无病虫害的荔枝苗进行培育,毕竟好的苗子才会培育出好的荔枝。

2:种植及施肥

  1. 在进行荔枝苗种植的时候,选择比较平整的土地进行种植,尽量挖20-30厘米左右的深坑,浇入适当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后把荔枝苗栽进去,栽进去以后封土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土压的太实,以免影响荔枝苗根部的生长。每亩地大概种植20-25颗荔枝苗为最佳,因为多了的话会互相影响荔枝苗的生长,少了达不到经济效益。
  2. 不管是荔枝还是别的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肥料的供养。毕竟土地的养分是有限的。土地的养分并不足以支撑荔枝的整个生长周期,可以适当的选择混合复合肥作为荔枝的主要肥料使用,混合复合肥含有氮磷钾及荔枝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它能够促进荔枝的光合作用,使其的根和茎生长得更加粗壮,枝叶更加茂盛。施肥的时候尽量选择在荔枝树旁挖一个坑,然后把肥料撒进去浇一点水,最后盖上土,这样有利于荔枝树更好地吸收肥料的养分。

3:农药防治

荔枝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卷叶蛾,金龟子,蛀蒂虫等虫害的侵扰,一般可以选择使用50%的敌敌畏加入70%的敌百虫稀释后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草木灰进行防治。把草木灰均匀的洒在荔枝树的叶片上面,预防虫害的效果非常好。

总述:荔枝的栽培非常重要,要想培育出好的荔枝,离不开品种的选择,种植及施肥的方法,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科学的管理加技术的指导,这些都是荔枝培养的关键。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答案是;

《早熟荔枝高效优质栽培》结合我国早熟荔枝生产情况,针对j月红、自蜡、白糖罂、妃子笑等优质早熟荔枝晶种的特点和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以早熟荔枝栽培管理措施为重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早熟荔枝的高效栽培技术。

内容包括生产概述、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早熟荔枝品种的特性、育苗技术、荔枝园的建立,早熟荔枝幼年树的管理、早熟荔枝结果树的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采收、保鲜与加工技术等方面。

荔枝树的种植方法?

1、土壤:种植荔枝时,需要选择深厚肥沃且呈现偏酸性的土壤。

2、基肥: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作为基肥,有利于荔枝旺盛生长。

3、修剪:将荔枝树的过密枝、徒长枝和病弱枝剪去。

4、防病:及时向荔枝喷洒除菌药剂,防治病虫害。

荔枝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法如何?

传统的荔枝种植密度是每公顷200〜250株,较疏植。由于前期荔枝生长慢,不利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而且浪费土地***。矮化、密植栽培是国内外果树栽培的发展方向。荔枝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力,迅速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植株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早期的产量及经济收益。

  但也不是越密越好,种植过密,树冠过早封闭,对结果不利。所以,提倡合理密植,用科学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获得早投产、早收益的效果。目前,常用的种植方式如下:①永久性定植。荔枝产区传统定植法,株行距一般为6米X7米,每公顷种植200〜250株。

  由于永久性定植株行距宽,早期可利用株行空间间种短期作物,但要以不与荔枝争肥争水及阳光为原则,如套种桃、李、梅、菠萝等果树(待影响荔枝生长后砍掉)或间种瓜、豆、蔬菜等作物。因此,前10年,可依靠间种作物提供经济收人。

  但这种种植方式,树冠形成缓慢,结果及丰产均迟,投资回收慢;高大的树冠给栽培管理、***收、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带来困难;根系较深,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节也难,容易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②***密植。

  ***密植是通过果园规划,有***、有目的地进行合理密植,是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定植时密度大,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株行距一般为4米X4米或更密些,每公顷种植600〜1000株,定植时株数为永久树的3〜4倍。

  由于株行距密,早期可获得产量,当树体枝条交叉封行后应有***回缩修剪。在正常投产一定时间(一般为8〜10年)后,有***地进行多次间伐或移疏,使保留的树能继续正常生长结果。③种植方法。荔枝苗要带泥团并用塑料薄膜包装移苗。

  种植时小心把包装泥团的塑料薄膜解除,用手握住泥团,把苗移到植穴内;培土时用穴边的碎土,轻轻压实,切忌大力踩踏,以免伤根。培土高于苗木泥团2〜3厘米即可。然后用泥土在苗周围筑成直径80〜100厘米高于地面15〜20厘米的碟形树盘,因树盘松土会下陷便于淋水,并淋足定根水。

  

  夏、秋季节植苗要用覆盖物盖好树盘,干旱时应及时淋水防旱;大风多发地区应设立支柱扶持,防止树木摇动伤根。种后经常检查成活情况,如发现叶片有凋萎现象,立即把苗木的大部分叶片剪除,以减少水分蒸发;死苗的应在1个月内及时补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3515

相关文章

种植绿肥-种植绿肥什么意思

如何使用农家肥(绿肥)种植农作物,可使作物有很好效果?绿肥什么时候种植最好?水稻田闲置时候,栽种哪些绿肥作物,可以增产提质?如何使...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1 评论0

芒果种植方法-芒果种植方法教程

如何种植芒果?芒果怎么种植?如何种植芒果?首先准备一个成熟的非常好的芒果,将果核剔除。用清水和刷子将芒果核上面的果肉清洗干净。将芒...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1 评论0

湖南花生种植:湖南花生种植技术

本文目录一览: 1、种花生的正确方法 种花生的正确方法 浸种:用40-50℃的温水浸泡10小时或用冷水浸泡24小时,使种子吸足水...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3 评论0

碗莲种植方法,碗莲种植方法全过程

碗莲的种植方法和技巧?碗莲种植方法全过程?碗莲的种植方法?碗碗莲的种植方法?碗莲的种植方法和技巧?碗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的花...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1 评论0

木耳怎么种植-木耳怎么种植视频教程

家庭种植木耳的方法?黑木耳是怎么种植和施肥的?家庭种植木耳的方法?1、种植时间。黑木耳一般是采取椴木栽培的方法,在家种植木耳比较的...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3 评论0

如何种植西瓜-如何种植西瓜全过程

菜地种植西瓜技术?如何种西瓜子?菜地种植西瓜技术?1)温度西瓜原产非洲草原,耐热力极强。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6-30℃,15℃开始发...

种植知识 2025-04-30 阅读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