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密度养殖小龙虾?
1、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2、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3、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
现在养鱼是可以高密度养殖吗?
鱼能否高密度饲养,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分析,鱼的生长基本需求1.良好的水质2.充足的空气3.优质的养分。4.适宜的温度,这些对鱼的生长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水质,既保证了水中含氧量,也减轻了细菌的滋生,对鱼来说很重要。大家也知道,夏天天气闷热,但又是鱼儿成长和活动的***期,所以保证水质,提高含氧量至关重要。
高密度养殖,简单的看就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的鱼的数量,这将导致以下几个问题1.水质变差,养鱼数量过多,排泄很多,如同人活动密集,空气质量差。2.数量过多,会导致供氧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我个人觉得可以使用流水分层养殖,首先选择有优质水源的地方,将水流动起来,分层建池,根据鱼类对氧气需求和肥料需求的不同,分层饲养,比如草鱼的排泄物可以作为鲢鱼的饲料,鲫鱼对低氧的忍耐高于鲢鱼。
我们可以根据水流动的不同位置,建设池塘,养殖对应鱼种。既能提高产量,也能节省成本。
现在养鱼可以高密度养殖吗?
我们先来了解下水产养殖中有哪些常见养殖模式,如按密度来分的话大致可分为粗放养殖、半粗放养殖、精养和集约化养殖这几种养殖模式。我国目前大多数水产养殖者都还处于半粗放和精养阶级,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及鱼塘租金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在养殖产品的利益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有部分养殖者开始慢慢向集约化养殖靠拢,这也是今后水产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所在,因为在养殖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只能用产量来取胜,所以说高密度养殖是水产已后的一条发展出路。那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者需注意哪些事呢?作为养殖者要如何去做?踏火以为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不可盲目地去提高密度,高密度养殖必须要有好的技术和施备、设施来做保障,在这些条件没有成熟前,请不要盲目地去提高密度,应先慢慢提高和完善这几点,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2、对于高产池可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适当搭配鱼的品种和规格来混养,这样更有利于水体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利于生产中的水质管理。同一个鱼塘里尽量不要过多地去养殖生活水层和食性相近的鱼。比方说您想以草鱼为主的话,可在塘中适当放养一些鲤鱼、鲫鱼和鲢鱼之类的,这样既可错开鱼的生存空间,在养殖过程中又能起到互辅的作用。如结合对主要养殖品种***用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混养,实施轮捕轮放的模式则更佳。
3、在高密度养殖下,鱼病预防显的特别重要,只能以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做到合理投喂和水质检测,对于鱼我们可***用定期拌药饵(可用一些护肝或防治消化道的药)的方式,对于水质一定要定期改底和水体消毒。改底的药现市面上很多种类,水体消毒的话可用氯制品类的药,但用药氯制品时前后三天内不要用生物制剂,要不会杀死这些益生菌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如做集约化养殖,建议参考下鱼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的原理是根据氨在水体中的循环过程而设计的(踏火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说过,有需要可去翻阅),这也是已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见解,希望对您有用,如您有更好的方法或见解,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您继续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