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的生长习性及对环境要求有哪些?如何种植管理才能获得高产?
黄豆的生长习性及对环境要求有哪些?如何种植管理才能获得高产?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黄豆,是我们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其是诸多副食品的制作原料,如:豆腐、卜页、素枝、油干、豆腐干、豆浆、黄豆芽、等等。其不光营养丰富,而且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而深受大众的喜爱。要获得黄豆的高产,不仅要了解黄豆的生长习性及对环境的要求,不要会种植管理。
一:黄豆的生长习性,及与料肥的关系。
黄豆从播种前的整地到播种,到生长结荚,到成熟直到收成之前,可以说都是与料肥离不开的。由播前施入基肥,到播后施肥,再到生长各阶段的追肥。
一般在整地阶段施入有机肥,或农家肥1000公斤/亩至1500公斤/亩。其初花期以氮肥为主,可促进其花及幼荚的生长发育。可视其长势来判定施肥量的多少,或是否需要施肥。一般长势较弱的,可施入尿素5公斤比量50公斤的水(1:10的尿素水)。
在黄豆花荚高峰期也是其吸收养份的鼎盛期。这段时期一是要足量施肥,二是要掌握各养份元素的平衡。此段其需氮约占其全部生长期的60%左右,需磷约占整个生长期的40%左右,需钾和钙约占整个生长期的35%和28%左右。
二:黄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黄豆的生长,喜湿忌干燥。尤其对土壤的含湿量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土壤湿度最低不应小于60%,且黄豆追求高产稳产应尽量避免重茬,实在难以避免的应对地块翻耕并进行晒田处理。
黄豆对于种植地块环境应极具通透性,和***光性。环境温度10至12度有利于其出芽;20至25度有利于其更快地生长;在20至28度更宜其开花结荚;等。
黄豆虽喜湿,但不喜雨。因为下雨带来空气湿度的加大,加之其土壤湿度本身偏重,这样故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
三:田间管理。
1.种植黄豆的地块应先行翻耕晒地。尽量做到地块土壤细碎化、均匀化、平整化。
2.精选优选黄豆品种。根据当地地块墒情,选择适宜品种,适时适期播植,合理密植度。
3.苗期做好田间除草,均苗工作。
4.做好黄豆生长期各阶段的施肥追肥工作,及土壤湿度的把握,注重及时补水及补施水肥。
5.合理密植,根据其长势,尤是结荚期,若其通透性差,可酌情部分清叶。
6.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工作。
总结。黄豆的高质高产来自于:精选优种;合理密植;墒情管理;生长各阶段的补水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全程的病虫害的治防结合等等。
大豆正确种植方法?
在北方,大豆一般在春、夏两季播种,春季播种时间一般会选在清明后(4—5月),成熟时间在9月;夏季播种是麦收后,在6月开始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
大豆种植也要根据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而定。北方春季气候干旱多风、降水少,在品种选择上,应按照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寒、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选择,这样大豆种植效益才会有显著提升。
黄豆的种植技术及亩产量?
亩产量一般是400斤~500斤。
黄豆的种植技术,小麦等作物秸秆应尽量做到全量还田。底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公斤,尽量做到播种、施肥一次完成,提倡侧深施肥。
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块,鼓粒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可防植株早衰,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对旺长田块,于初花期可每亩用缩节胺20毫升兑水20公斤喷施或15%多效唑50克兑水40—50公斤喷施,控制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
大豆种植技术全过程?
1、选地整地
种植大豆要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无病虫害、排灌良好的田地,然后对田地深耕30厘米,将土块敲碎整平,并剔除杂草、石块,再向田地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
2、浸种拌种
种植大豆之前,要将颗粒圆润、无损伤的种子放入40度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水温冷却,让***受热均匀,然后停止搅拌,浸泡6小时的时间,再将***捞出,用除虫药剂拌种后晾干。
3、播种种植
种植大豆时要根据品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播种方法,早熟品种可以条播种植,晚熟品种多穴播种植,播种的过程中,要将大豆***均匀的播撒在田地中,覆土压实后浇灌水分,然后遮盖地膜保湿保暖。
家里种植黄豆的步骤?
首先选择适宜的黄豆***,将土壤松散,清除杂草和石头,然后在30-40厘米的深度之内,以5-10厘米的间距将***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并轻轻压实土壤以避免***浮起。
接着每天保持土壤的湿润,同时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积水。黄豆是喜温植物,适宜在25-30℃的环境下生长,因此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在温度过低或过高时要注意防护。同时还要定期施肥,保证黄豆的营养需要,最后收获时,将黄豆摘下晾晒,然后就可以享用新鲜的黄豆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