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瓜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
白地瓜早熟品种的可以在3月份种植,晚熟品种可以在4-6月份种植。生长周期210天左右。
白地瓜,又称豆薯、凉薯,是一种根茎类菜品,属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地瓜外观与地瓜相似。其肥大的块根可以食用。
白地瓜高产种植技术?
催芽:地瓜种子坚硬,干籽播种发芽慢而不整齐,生产上多***用催芽播种。催芽前应精选种子,选老熟、饱满而新鲜的作种。催芽时先浸种10~12小时,吸水膨胀后放在25~28℃的温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1次,经4~5天选已萌芽的***播种,分2~3次播完。
2、播种:地瓜一般用直播,播种方式可分为爬地种植及支架种植两种。爬地种植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播***l~2粒,每亩可种3000株,用种量为2千克左右。支架种植***用深沟高畦,畦高20~25厘米,沟宽50厘米,畦面90厘米,每畦栽2行,行间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放***3~4粒,每亩用种量为2.5~3.0千克,播后盖土2~3厘米,播后15天即可出苗。
地瓜的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地瓜播种后15天幼苗出土,第一对基生叶出现后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补苗要及时,应选择阴天将幼苗带土团移栽。
2、中耕除草:地瓜在苗高7厘米至侧藤铺地之前抓紧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切忌伤根,中耕时可培土4~7厘米,以免肉质根暴露土外,色泽变绿,品质变劣,但也切忌培土过深,块根易呈长形。
3、水肥管理:地瓜苗期要及时松土和追肥,每松一次土,浇一次人粪尿,促其早发,到6月上中旬块根膨大时重施一次追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浇水。若遇大雨应及时排水,若出现田中渍水,容易导致地瓜皮色呈褐色或块根腐烂,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4、打花摘心:地瓜在5~6节开始抽花序,其后随着蔓的伸长,几乎每节生花序,如任其开花,则结荚累累徒费养分,根部不易肥大。故除欲留***者而外,一见花序发生,应立即剪去,保留其叶片,以进行光合作用,大至分2~3次进行。在主蔓18~24叶时摘心,摘心后,蔓停止生长。
5、整枝搭架:当地瓜苗长至30厘米高时,每穴插小山竹或棉秆1根,搭成人字架,将相邻的地瓜苗扎在一起让藤爬上架。
6、采收留种:一般地瓜播种后经5~6月后可收获肉质根,长江流域早、中热品种在9月收获,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生食块根应早收,块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凉薯皮薄、不耐霜冻,应在霜冻前收获。一般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
白地瓜***种皮坚实,播前用30℃温水浸3~4小时,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芽长出之后即进行播种。播种时,按50行距开沟,沟深5~6厘米,沟内撒复合肥,每公顷150~225千克,将土肥混匀后,沟内浇水。待水渗下,在沟内每隔3~4厘米播1粒***。播后覆土3~4厘米。有条件时凉薯覆盖地膜。
1. 土地选择与准备
白地瓜适合在雨量充分,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地区种植。在地力较弱,土质较重的土地中应深松、改良土壤或施入适量有机肥。同时注意排水,防止水涝,以免对白地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 种植方式选择

有两种常用种植方式:一种是斜穴种植,即将栽种的白地瓜斜着种到凹槽中,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地面蒸发和滞留积水,有利于白地瓜生长发育;另一种是平直种植,即将栽种的白地瓜直接种植在平直的地面上,要求整齐划一,方便管理。无论哪种种植方式,都必须注意控制株距,以免影响后期收成。
3. 管理保养
白地瓜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草以减少原生竞争,避免杂草带来的疫情等问题。同时,在生育期间,要加强施肥,特别是中期和后期加强钾肥、磷肥的施用量;及时浇水,增加土壤湿度,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有助于提高产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