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养殖方法?
方法如下
养田螺技术方法:养殖水温、养殖方式、种螺放养、水质要求、撒放稻草、饲养管理、繁殖管理、投料饲养、捕捞方法、田螺放养密度。养殖水温:田螺养殖适宜水温为20℃-26℃,这时候进食充沛。
当水温升到30℃-33℃时,田螺便潜进土里消夏避暑,不饮没动都不发展,肉质地也发硬枯燥。因此应该注意把水温调整在26℃以内。
养殖田螺最好在选择在室外的土池进行,面积一般不超过300㎡,土壤需要软泥底,且腐殖质越多越好。水深一般在40-50cm左右,以微流的水状态为最佳。
2、繁殖要点
田螺为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仔螺,母螺产仔后需要14-16个月才能够再次进行繁殖,刚产出的仔螺一般重0.5-1.5g,大约养殖6个月左右就可达3-5g以上,9个月左右就可以达9g左右。
3、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都可进行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在肥沃的水田,鱼螺混养或者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也可以少投或者不投饲料。
4、日常管理
养殖户要视天气的变化调节好水质、水温,控制好水位,保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夏季田螺摄食较为旺盛,气温高,除了提前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以遮荫避暑外,还要***用半流水式的养殖方式,降低水温,增加氧气。
在养殖田螺的过程中,养殖户们还需要***取措施来预防鸟、猫、鼠类等天敌伤害田螺,以免降低养殖效益。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的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进行收获。
大田螺的养殖方法?
养殖田螺要选择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然后将生长健康、品质优良的田螺放入其中养殖,日常管理时,应该为田螺提供豆饼、米糠、青菜等食物,且喂食量要控制在田螺体重的百分之三。
田螺怎么养殖
1、养殖场地
田螺适合生长在水质干净、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环境中,养殖时可以挑选水源充足、地势开阔、向阳通风的池塘作为养殖池,且养殖池两端都要开设排灌口,并设置铁丝网,避免田螺逃跑。
2、提供食物
田螺以水中的有机碎屑、腐肉以及微生物、水草为食,养殖时可以为其提供青菜、米糠、麦麸、鱼肉以及豆饼等食物,且饲料要放入水中,泡软后喂食给田螺,避免田螺无***常进食。
3、定期换水
养殖田螺多用静水,但长期不换水,会导致水中滋生细菌,影响田螺的生长,养殖时要每周为田螺更换一次水分,且换水量要控制在池塘水深的百分之三十,避免田螺受到惊扰,无***常生长。
田螺的养殖方法?
养田螺技术方法:养殖水温、养殖方式、种螺放养、水质要求、撒放稻草、饲养管理、繁殖管理、投料饲养、捕捞方法、田螺放养密度。
养殖水温:田螺养殖适宜水温为20℃-26℃,这时候进食充沛。当水温升到30℃-33℃时,田螺便潜进土里消夏避暑,不饮没动都不发展,肉质地也发硬枯燥。因此应该注意把水温调整在26℃以内。
1、场地:选择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洁、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2、饲喂:田螺是杂食性动物,可以给其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菜饼、豆饼等作为食物,注意将食物剁碎混匀后进行饲喂。
3、管理:田螺在养殖期间,需保持好水池的流动性,要经常为其注入薪水,用来调节水质,让田螺更好的生长。
田螺养殖如何高产,田螺高产的六个关键?
1、池塘建设
养殖田螺要建造养殖池塘,保证水质干净,然后在池塘底部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这是田螺的重要食物,池塘要设置好进出水口,做到及时更换水质,然后搭建饲料投喂器,为田螺增加饲料供应。

2、田螺投放
田螺的投放时间一般是在炎热的季节,它们喜欢光照强的环境,而且很容易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进食,投放的密度要控制好,每亩不超过2000个,让田螺实现自然繁殖。

3、饲料供应
田螺的养殖关键的就是饲料供应,水质稳定的情况下,要进行合理饲喂,饲料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包括杂鱼肉、贝肉或虾肉等饲料都可以投喂,品质要保证,不然会引起田螺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田螺的进食量越多,就要增加投喂次数,还可以使用虾、鱼、其它贝类混养,可以提高田螺的品质。
4、日常管理
在养殖田螺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田螺出现逃跑的情况,及时每天补饲,养殖过程中,饲料残渣定期清理,保证水质干净,定期及时更换新水,提高水质,并用石灰水进行消毒,直到把田螺的养殖环境控制到良好,提高田螺的产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1350